师德标兵:盛术俊老师

发布人:宣传部  发布时间:2019-10-15   浏览次数:67

简介:

▪ 上海大学硕士毕业,现担任我校管理学院院长助理

▪ 获得2013年上海市首届民办高校教学技能比赛优胜奖

▪ 在2016-2017年度获得“师德标兵”称号

▪ 在2017-2018年度获得“师德标兵”称号

学生评价:

盛老师是我们专业人气最高的老师,上课风趣幽默,擅长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和贴近生活的案例相结合。课后总是耐心地答疑解惑,给同学们提供专业的指导。

  ——16财务管理4班周淑敏

 

盛老师,不仅是财管专业同学们心中公认的男神,而且专业知识能力强,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课本知识,也有很多实时的财务信息拓展。在课下,盛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疑惑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16财务管理4班李馨懿

良师诤友桃李之教

在一个闲暇的周四午后,我们拜访了盛术俊老师。进门后老师先亲切地与我们打招呼,继而转身倒了两杯水,这些温暖的行为不仅消除了初次见面的尴尬,也让我们倍感温馨。本次记者团的采访便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。

 

不惧艰难勇往直前

盛术俊老师在我校管理学院担任院长助理一职,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专业主任,负责财管专业的工作。谈及成为老师的契机,他告诉我们自己虽然是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名教师,却迅速地爱上了这份职业,并愿意为此奉献,将自己满腔的热情投入进这份毕生的职业当中。然而刚接手工作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在工作开始时也遇到过很多困难,盛老师说,最大的难题便是对学生的情况不太了解,担心无法及时处理好学生的问题,这样也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等问题,但自己也一直在努力改善,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,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得到改进。

人们常说老师之于学生应当是良师更是益友,而盛老师平日里与学生的相处模式也是轻松与严肃并存。他认为老师与学生应当是教学相长的关系,相互学习,共同进步。朱熹曾经说过:“读书之法,在循序而渐进,熟读而精思。”盛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正与朱熹的理论不谋而合,他告诉我们学习应当循序渐进,探索事物的本质,从“看山是山”到“看山不是山”再到“看山是山”这一比喻形象地告诉我们只有到最后一步的“看山是山”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一样事物,懂得了一种知识。

 

不畏艰辛奉献自我

提起“师德标兵”的称号,盛术俊老师认为这是对每个老师最基本的要求。老师的“德”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其次是要具备专业知识,因为只有老师自己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,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,带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。

盛老师告诉我们做老师并没有上下班之分,只要学生有需要就会第一时间给予帮助,因此可供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也就越来越少。但即使时间有限,自己努力的脚步却并未就此停下,并会经常抽出时间来看书、做运动,以此来充实自己。谈起书籍,盛老师跟我们分享自己非常爱看历史类的书籍,如《万历十五年》《资治通鉴》等,古人曾说: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”培根也说过:“读史可使人明智。”盛老师这样解释,历史的经验不仅值得我们后人学习,而且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。

 

自我约束良好榜样

盛老师在空闲时间也喜欢看电影、打羽毛球,让自己的身心都得到锻炼。当提及我们的大学生活时,他鼓励我们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之余应当多交朋友,学会与人相处;多去旅行,到处走走看看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,宽广我们的心胸,也能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,更加努力生活。

臧克家曾说过:“读过一本好书,像交了一个益友。”盛老师鼓励我们多去看看名人的传记,这能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,也能使我们的品德得以提升。盛术俊老师的淳淳教诲不仅教会了我们许多哲理,更在人生的旅途上为我们点燃了希望的光芒,丰富我们的心灵,增添我们的智慧。

撰稿/校大学生记者团 张晓玥